专家临床分析单侧唇裂修复术式
医网摘要:探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和方法,对49例单侧唇裂患儿行唇裂修复术并同时行前鼻孔成形术。
1.2.2 手术操作要点 沿图1所示切口线切开点5至点3的连线及红白唇交界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口轮匝肌浅面。沿裂隙缘脱套式分离口轮匝肌,切断口轮匝肌在鼻小柱基部和患侧鼻翼外侧脚的异常附着。修剪皮肤及红唇,根据健患侧唇高差距适当切开点5至点6,调整健侧唇高。丝线重叠缝合口轮匝肌,6-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皮肤、红唇和上唇黏膜。
前鼻孔成形的方法:切断口轮匝肌在鼻小柱基部和患侧鼻翼外侧脚的异常附着,沿鼻小柱软骨及鼻翼软骨表面作分离,解除软骨与皮肤的粘连,并根据鼻畸形的严重程度调整分离的范围。使软骨支架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恢复到正常位置。根据情况用可吸收缝线悬吊缝合鼻小柱和鼻翼。
1.3 效果评价
术后7 d由医师对患儿的唇高、上唇形态、红唇形态、鼻形态、伤口愈合情况和瘢痕大小以及整体效果等进行评价。
2 结果
49例患儿除2例近鼻底处皮瓣部分坏死外,余47例患儿的切口均为一期愈合。49例患儿唇裂修复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动态和静态效果,鼻畸形得到了明显改善,其整体效果的评价结果见表1。从表1结果可见,各项内容整复效果的理想率为80%~94%,整体效果理想率为90%。
3 讨论
先天性唇裂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而单侧唇裂的发病率是双侧唇裂的6倍,手术修复是治疗先天性唇裂的唯一方法。对单侧唇裂手术治疗经各国专家几十年的努力已由最初的直线缝合发展到近代矩形瓣修复术、三角瓣修复术和旋转推进瓣修复术等方法[2],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上述各种方法由于设计上的缺陷以及术者操作水平的影响,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
石冰教授在总结旋转推进法(Millard)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唇裂手术设计的几何学基础,提出了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体会该术式有以下优点:1)定点明确、简便易掌握。国际上对1、2、3和4点的设计基本相同,但对于鼻小柱基部点的设计则是各不相同。华西法将鼻小柱基部点定为过1点的2、3点连线的垂线与健侧人中嵴的相交点,而改变了Millard提出的“刀随感觉走”的无明确鼻小柱基部定点方法的手术设计。2)口轮匝肌脱套式分离技术的应用减轻了上唇各层组织的张力,使皮肤、肌肉和口腔黏膜3层组织梯度旋转下降,同时实现了口轮匝肌功能性重建。3)唇裂修复的同时对鼻畸形进行初期整复。脱套式解剖口轮匝肌并切断口轮匝肌的异常附丽,可以使前鼻孔形态得到较好的恢复并明显改善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状况。
本研究49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鼻底皮瓣部分坏死,笔者认为这与术者操作不熟练,分离皮瓣较薄,缝合较密有关。后经改正后未再发生鼻底皮瓣部分坏死。
总之,当今的唇裂治疗,没有哪一种外科手术方法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但是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的精细化、个性化特点使唇裂修复术后的动态和静态效果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 石 冰. 唇腭裂修复外科学[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150-164.
[2] 宋儒耀. 美容整形外科学[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0:263-265.
本文来源: http://zhengxing.ewsos.com/zxmr/20101102/326372.html
责任编辑任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