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唇裂修复方法
医网摘要:引起唇裂的确切原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唇腭裂主要是由遗传及环境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之前唇裂修复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又有怎样的不足之处呢? 唇裂形成的原因介绍 环境因素:主要指孕妇妊娠前3个月内,当母体的生理状态受到侵袭或干扰时,就可能影响胎儿面部的生长发育,这种侵袭主要指用药不当、频繁接触辐射及病毒性感染等。
引起唇裂的确切原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唇腭裂主要是由遗传及环境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之前唇裂修复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又有怎样的不足之处呢?
唇裂形成的原因介绍
环境因素:主要指孕妇妊娠前3个月内,当母体的生理状态受到侵袭或干扰时,就可能影响胎儿面部的生长发育,这种侵袭主要指用药不当、频繁接触辐射及病毒性感染等。
比如孕妇在怀孕期间呕吐或偏食会影响营养的摄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酗酒、吸烟习惯的女性,必须在孕前戒烟酒,孕妇怀孕前3个月是极为重要的时期,要避免一切不良精神刺激,避免接触放射线和外伤;千万不能擅自做主自行用药;大龄女性孕期尤其要加强保健和监护。
遗传因素:很多唇腭裂的患者都发现在其直系亲属或旁系亲属中也有类似的畸形发生,因而医学上一般认为唇腭裂畸形与遗传有关。母双方的年龄越大,他们孩子患先天性“兔唇”的风险就越高。40岁母亲与30岁母亲相比,新生儿患“兔唇”的风险要高20%。
单侧唇裂修复手术方法有很多种,具体的手术方法以个人实际条件而定。但是唇裂修复的最佳时机却是不改变的。
现代唇裂修复方法几乎采用了所有可能采用的各种三角瓣和矩形瓣。例如,B1air—Mirault的三角瓣贴附法(1930年),LeMesurier—Hagedorn的矩形瓣嵌入法(1949年),Tennison的三角瓣嵌入法(1952年),Skoog的双三角瓣嵌入法(1958年)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缺点之一是他们所设计的切口都牺牲了较多的可用或正常组织;其二是在患侧人中的下半部都没有形成人中嵴,因为此处嵌有平坦的三角瓣或矩形瓣之故。为了改正后一缺点,B1air的学生,Brown氏和MeDowell氏(1950年),采用LeMesurier氏本人(1962年)术式,但分别将各手术的三角瓣和矩形瓣的面积缩小。尽管如此,在患侧唇的下部仍然未能形成较好的人中嵴。为此,Millard(1958年)提出旋转——推进法;宋儒耀(1963年)提出鼻底三角瓣修复法。这两种方法由于把在患侧唇下部形成的矩形瓣和三角瓣改在上部,确实可避免患侧人中下半部明显平坦的缺点。但同样缺点又出现于修复后的患侧唇上部。在上唇上部与鼻小柱交接处常有健侧隆起、患侧扁平的情况,外形也很不自然。
本文来源: http://zhengxing.ewsos.com/zxmr/20110317/355945.html
责任编辑王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