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手指缺损再造全过程
医网摘要:患者,男,20岁。左手被机器压伤后手指全部缺损5个月入院。局部检查:左手5指近节指骨近端以远缺损,指残端与手背和手掌形成贴骨瘢痕(图1),左拇指掌腕关节活动可,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有30°活动度。
病例资料
患者,男,20岁。左手被机器压伤后手指全部缺损5个月入院。局部检查:左手5指近节指骨近端以远缺损,指残端与手背和手掌形成贴骨瘢痕(图1),左拇指掌腕关节活动可,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有30°活动度。
2 手术方法
采用高、低位硬膜外麻醉,切取右第2趾再造拇指,左第2、3趾再造中、环指。
2.1 受区处理 于拇指残端掌背侧与第4指蹼作“H”形切口,显露屈伸指肌腱及指掌侧神经。左腕部斜形切口内显露桡动脉、桡静脉、头静脉及桡神经浅支。在手指与腕部切口间作宽大的皮下遂道。
2.2 游离右第2足趾 带部分足背皮瓣,常规游离解剖与第2趾相连的大隐静脉→足背静脉弓→跖背静脉→趾背静脉;足背动脉→第1跖背动脉(Ⅱ型)→第2趾趾背动脉和趾底动脉。根据受区所需长度切取趾神经和屈、伸趾肌腱,于跖趾关节处离断。见图2。
2.3 左足第2、3趾切取 于第1趾蹼与第3趾蹼处分别作背侧与趾侧形切口,带部分足背皮瓣与跖侧皮瓣,保持第2趾蹼的连续性,按设计切取。游离解剖大隐静脉→足背静脉弓→跖背静脉→第2、3足趾趾背静脉;足背动脉→第1跖背动脉(Ⅱ型)→第2、3趾趾背动脉和趾底动脉。切取第2、3趾神经、足背中间皮神经及屈伸趾肌腱,于第2、3跖趾关节处离断。
2.4 移植再造 断蒂后,将足趾移植于受区,血管蒂从皮下隧道引至腕部,调整位置,将右第2趾与左拇指残端固定,左第2、3趾再造中、环指。吻合左足背动脉与桡动脉近端、头静脉与左大隐静脉、右足背动脉与桡动脉远端、右大隐静脉与桡静脉,缝合左足背中间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缝合相应指趾肌腱与神经。见图3。
3 结果
术后各再造手指血运恢复良好,再造手成活,手背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植皮覆盖创面。5个月后行尺动脉腕上皮皮瓣移植,开大虎口,行肌腱松解术。随访1年,再造手感觉、运动恢复尚可,两点辨别觉分别为拇指9 mm、中指7 mm、环指10 mm,再造拇指TAM健侧75%、中环指TAM健侧50%,基本适应日常生活需要。术后对供足负重和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
4 体会
4.1 手术设计 由于造成全手指缺失的原发损伤常较严重,多合并不同程度的皮肤缺损,急诊修复后常形成瘢痕。因此,在手指再造时应注意足部皮瓣设计及调整再造手指位置,使再造手指能进行良好的对指动作。
4.2 血管吻合 再造3指时血管神经蒂多,应避免动脉与静脉相互交错、扭转、受压,应争取两组血管蒂分别与受区单独的供血动脉吻合,以确保两组移植足趾的血运。
4.3 术后观察 密切观察再造手指的血循环,一旦发生危象,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行早期探查。
4.4 神经修复与功能恢复 重视神经的修复,术后加强功能锻炼,如有肌腱粘连,二期行松解术,以确保再造手的功能。
本例采用右第2趾(再造拇指)和左第2、3足趾(再造中环指)组合移植重建左手,术后再造手感觉、运动功能恢复尚可,术后对供足的负重和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因足趾移植再造手与正常手还有很大差距,故该手术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本文来源: http://zhengxing.ewsos.com/zxmr/20110129/345560.html
责任编辑王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