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先天性杯状耳矫正法
医网摘要:耳轮脚V-Y推进法 适用于轻微的杯状耳畸形。 1.手术前设计在耳轮脚设计"V"形切口,对合并招风耳设计切口。设计时,注意耳轮脚处皮瓣的狂度,以防手术后耳轮脚坏死。
(一)耳轮脚V-Y推进法
适用于轻微的杯状耳畸形。
1.手术前设计在耳轮脚设计"V"形切口,对合并招风耳设计切口。设计时,注意耳轮脚处皮瓣的狂度,以防手术后耳轮脚坏死。
2.麻醉 采用耳周滞麻醉。
3.手术操作
(1)麻醉后,按耳轮脚处的切口设计线切开皮肤及软骨,按V-Y推进而轮廓,延长耳轮的长度。
(2)按招风耳矫治法矫治耳廓的横突畸形。
4.手术后处理
同招风耳矫正术。
(二)Musgrave法
适合轻度杯状耳畸形或上述V-Y推进后矫正效果不好者。
1.手术前设计
(1)上推弯耳的耳轮,在耳甲处确定手术切口的位置和耳甲软骨切除的部位和大小。
(2)比较两侧耳廓的设计是否一致。
2.麻醉一般采用耳廓周围阻滞麻醉。
3.手术操作
(1)麻醉后,在而耳郭前方,用麻醉液行局部浸润麻醉,以增大前方皮肤与软骨之间的间隙。避免自耳后切口切开软骨时损伤耳前皮肤。
(2)沿设计的耳后切口切开皮肤,游离皮瓣,切除一萧条软骨,然后将耳廓软骨脱壳。
(3)纵向剖开脱壳的耳轮软骨,舒展耳轮,将切除的耳甲软骨横向缝合在耳轮上,以增加耳轮的支撑力度。,对耳轮塑性。
(4)彻底止血后,将皮瓣复位,缝合切口,在耳舟处用3-0不吸收线间断褥式缝合固定,缝线下垫小纱布垫对耳轮塑性。
(5)同法完成对侧耳廓的矫治,使两侧耳廓对称。
4.手术后处理
(1)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3-5天。
(2)手术后7-9天拆线。
(3)对耳廓塑性包扎14天。
(三)耳后舌状皮瓣加软骨移植法
1.手术前设计
(1)在耳后设计蒂部在耳上附近的皮瓣。
(2)在皮瓣蒂部中点处,设计耳廓的纵行切口线。
2.麻醉采用局部京润麻醉
3.手术操作
(1)麻醉后,按手术前设计的皮瓣切开,在皮下游离皮瓣。
(2)按手术前设计的耳廓切口线,纵行剪开耳廓,使耳廓复位。
(3)在耳廓切口的两侧,按招风耳手术方法重建耳轮及耳舟。
(4)切取肋骨,根据耳廓软骨缺损的大小和形状,雕刻耳廓软骨支架,然后将其缝合于耳廓缺损处。
(5)将而后皮瓣转移,折叠覆盖软骨支架,并缝合切口。
(6)对于皮瓣供区,可取侧部的厚中厚皮片修复创面,并打包加压包扎。
4.手术后处理
(1)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3-5天。
(2)手术后7-9天拆线。
(3)对耳廓塑性包扎14天。
(4)如果手术后耳廓较小,于手术后3个月再行颈部皮管修复术。
(5)如软骨移植处较臃肿,不必进行处理,随时间的延长可逐渐变薄。
本文来源: http://zhengxing.ewsos.com/zxmr/20110225/350404.html
责任编辑王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