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前突畸形
医网摘要:下颌前突畸形是由于下颌骨发育过度而致下颌角增大,下颌支下颌体的长度有不同程度增大,而造成下颌前突或开牙合畸形,并影响咀嚼和发育;在生长发育期一般常采用口腔正畸的非手术疗法矫正,对正畸无效或严重畸形的病员只有通过手术改善。
(4) 术中在分离下颌升支内侧及截骨时要首先注意下颌孔及下齿槽神经血管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术后注意加压包扎以减少面积水肿及积液,颌间固定期间应定期观察牙合关系,如有移位应及时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消肿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多环节的:
①直接收缩血管,通过允许作用使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感受性提高,血管收缩,渗透性降低,炎症减轻;
②增加肥大细胞颗粒的稳定性,减少组胺释放,从而减轻血管舒张,减少渗出;
③稳定溶酶体膜,减少溶酶体内致炎物质的释放;
④抑制磷脂酶A2 ,使磷脂生成花生四烯酸减少,从而使具有扩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类形成减少。
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适应证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具有一定难度、一定创伤。
(2) 禁忌证 胃、十二指肠等消化性溃疡,肺结核,妊娠期和产褥期,以及一些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
(3) 地塞米松应用
①口服:前2 天1. 5mg 一日三次,第3 天0. 75mg 一日三次,减量,防止停跳反应。由于拔牙术后2 小时内不能喝水进食及为使药效及时发挥,建议第1 次口服改在术前10min。
②地塞米松亦可行静脉滴注,在500ml 5 % GS 中,加入地塞米松5mg、青霉素640 万单位皮试、Vclg 静滴,1 天1次,连续3 天。
③对拔除困难的阻生牙,预计肿胀将相当严重者,可在术前即采取预防措施。在下颌阻滞麻醉后,以局麻药2ml (加肾上腺素) 加地塞米松注射液1ml (含5mg) ,注射于下颌阻生智齿颊侧及远中软组织内,能起到一定预防肿胀的作用。
(4)不良反应 多是大量长期应用或应用不当引起的 。在本文42 例中,由于地塞米松用量小(0. 75~1.5mg 一次) 、时程短(3 天) ,无1 例发生不良反应。一般来说,地塞米松的小剂量短期应用是安全的。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面部肿胀,不仅引起张口受限,而且有碍患者颜面部美观,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本研究资料显示,实验组术后面部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术后感觉更舒适。同一患者,若实验组(加服地塞米松) 在前,则更乐于配合拔除对侧阻生牙;反之,若对照组在前,患者由于面部肿胀,增加了额外的心理恐惧感,拔除对侧阻生牙的愿望率降低。
在应用抗感染、镇痛药物的同时,我们推荐地塞米松作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的常规用药,对预防或减少术后面部肿胀是有肯定疗效的。
本文来源: http://zhengxing.ewsos.com/zxmr/20110223/349392.html
责任编辑王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