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简介
医网摘要:目的:探讨更加合理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方法:将现有单侧唇裂畸形分为4种类型,并针对每一类畸形的特点,应用已知的几何学原理, 进行手术设计。
1.3.1 Ⅰ型单侧唇裂及其术式设计 Ⅰ型单侧唇裂表现为AO≈OC,MD≈NC。适用于单侧唇裂Ⅰ型畸形的切口设计如图4所示,即Millard法的切口设计,但不做鼻小柱基部的转折切口,C瓣一部分用于延长患侧鼻小柱,另一部分用于修复鼻底(以下各术式同理)。

图4 Ⅰ型术式切口设计与缝合
1.3.2 Ⅱ型单侧唇裂及其术式设计 Ⅱ型单侧唇裂表现为MD≈NC,OA< P-A?缺损,需用患侧唇组织予以修复。因MD≈NC,所以只需在MD连线内侧定E点,E点的确定,应待沿AP连线切开后,A点下降至与C点同一水平后,>

图5 Ⅱ型术式的切口设计与缝合
1.3.3 Ⅲ型单侧唇裂及其术式设计 Ⅲ型单侧唇裂表现为OC≈OA,MD< 在弧上定点F,并使DF="NCMD,当同时以M和F点为轴心旋转时,则MD延长为MF+FD,从而使D点的位置下降。虽然健侧A点仅以O点为圆心,已可降至与C点同一水平,但为修复患侧沿DF连线切开后形成的缺隙,需在A点上方,沿裂隙定G点,并使GA=DF,如此,待按健侧唇划线切开后,形成的三角形瓣">

图6 Ⅲ型术式的切口设计与缝合
1.3.4 Ⅳ型单侧唇裂及其术式设计 Ⅳ型单侧唇裂表现为OA< p>

图7 Ⅳ型术式的切口设计与缝合
2 结 果
共设计出4种常用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式,其中术式Ⅰ为Millard法的设计,术式Ⅱ与Ⅳ则是在Millard法的设计基础上,根据适应证的不同,增加了Tennison法的手术设计,而术式Ⅲ则完全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本文来源: http://zhengxing.ewsos.com/zxmr/20101102/326368.html
责任编辑任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