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畸形矫正术项目介绍
医网摘要: 小口畸形(microstomia)是指口裂过小。先天性小口畸形是山胎儿发育障碍所致,较少见。后天性小口畸形多由口角瘢痕挛缩所致,表现为口角处蹼状瘢痕。
项目简介
小口畸形(microstomia)是指口裂过小。先天性小口畸形是山胎儿发育障碍所致,较少见。后天性小口畸形多由口角瘢痕挛缩所致,表现为口角处蹼状瘢痕。上、下唇在门角处粘连.严重者伴有唇组织的缺失,小口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言语及进食,需要手术治疗。先天性小口畸形可待患者有自身美感需求时行手术治疗。外伤性小口畸形应待瘢痕软化后再行手术,如果小口畸形影响进食,应及早于术治疗。
适应症
1、先天性小口畸形。
2、烧伤后,感染后瘢痕的挛缩导致的口裂减小,且病程在半年以上者。
3、局部组织瓣转移修复唇颊组织缺损后导致的继发性小口畸形,且距第一次手术三个月以上者。
手术方式
粘膜辨法口角开大术
主要适用于先天性小口畸形或口周瘢痕已软化的小口畸形。
1、手术前设计
确定口角点。正常口角位于两眼平视时,通过瞳孔中点的垂线与口裂的交点:口角点应与健侧口角位置对称;双侧口角开大术,口角点的确定除了参照正常位置,还应与患者的面形协调一致。
标记切口线。先天性小口畸形: 自口角定点的小口畸形,只标记现口角至新u角之间的切口线。
2、手术操作
麻醉后。沿手术前标记的切口线,切开皮肤自然的口唇形态。单侧口角开大还应与患者的下唇标出流畅的唇红线。
沿口裂水平线向定点做切口,直至切透粘膜.形成横“Y”形切口。于粘膜下锐性分离粘膜瓣,将上、下粘膜瓣翻出口外,用3―o丝线在唇红缘处与皮肤间断缝合.将顶端的三角形粘膜瓣转向外侧,缝合成新的口角。注意,新形成的口角应圆钝,与健侧对称
皮片移植法
主要适用于口周瘢痕挛缩引起的口裂缩小
手术操作
麻醉后,切除口周瘢痕.松解挛缩的组织,使移位的组织复位。
根据通过瞳孔的垂线,确定口角点,修整口周组织及粘膜.根据创面人小取上臂处全厚皮片将其缝合于唇部创面处.打包加压包扎。
术后特点
一般的先天性小口症, 手术 效果比因瘢痕挛缩引起者要好。
材料与设备
血管钳、粘骨膜剥离器、张口器、吸引器、切割器、内窥镜
副作用
1、两侧口角不对称
较多见,发生原因:①两侧口角定点不对称。②受皮瓣转移的限制。③手术区瘢痕挛缩引起变形
防治措施:患侧口角定点要准确,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对皮瓣难以转移的患者采用全厚皮片移植术。如手术后两侧口角不对称.应于手术后3个月行手术整复。
2、唇外翻
主要与手术设计有关,在标汜唇红缘时,未考虑组织切开后会出现弹性回缩。防治措施:设计时,要充分估计皮肤回缩的组织量.如无把握,可不设计去皮线直接沿口裂切开,然后再修剪多余的皮肤。
本文来源: http://zhengxing.ewsos.com/zxmr/20101101/326018.html
责任编辑任泽威